irfan-simsar-1144378-unsplash.jpg

大家對一間幸福公司有什麼樣的想像?有人覺得是不加班、也有人覺得是像很多科技公司那樣有健身房或有吃不完的零食、有人說要像台積電那樣大手筆的發紅包,拿好幾個月的年終......。

長期研究「職場幸福學」的政治大學商學院院長蔡維奇認為:「能帶給員工幸福感的企業」就算幸福企業。

所以怎樣算是一間幸福企業,應該是由員工來感受及定義,而不是企業本身,至於幸福感,則包含了樂趣、意義、滿意三大面向。唯有讓員工能夠快樂工作、擁有影響力、並且滿意自己的工作內容,才符合一間幸福企業的標準。

雖然聽起來非常簡單明瞭,但要實踐卻不容易,其癥結點往往在資方。有很多企業認為,讓公司能永續經營、高獲利、高績效,比讓員工感到幸福更重要,甚至也有些老闆認為,提供員工過多的彈性及福利,反而會造成公司發展受限。

相信「先別問公司能給你什麼,要問你能為公司做什麼」這句話大家一定不陌生即使企業主真的想提升員工的幸福感,也不會將此放在企業目前優先發展的項目,他們通常要等員工幫公司賺錢,再來談福利。

然而,讓員工快樂、有意義及滿意,與產生高績效高獲利並非衝突。美國蓋洛普公司職場管理和科學家吉姆.哈特等人在2002年針對36家企業,探討員工滿意度做調查,而研究結果顯示,「員工滿意度」及「事業單位績效指標」之間整體相關係數達到0.26,屬於中度正相關,代表員工整體滿意度愈高,也會帶動顧客滿意度或營收成長。也有英國大學的研究指出,快樂可以讓人增加12%的生產率,不開心的員工則會減少10%的生產率,工作快樂度對生產效率有更大及更正面的影響。

從以上兩個研究可以知道,重視員工福利的幸福企業,其績效及獲利可能比不重視的企業更高。從另個角度來看,現在知名的幸福企業,如google、

facebook、台積電等,也大多是獲利表現非常優秀的公司,這顯示了照顧員工、給予員工更多福利有多重要。而當一間公司願意給員工更多的尊重、關心及彈性空間,對留住人才也有正面的影響,更可以減少企業留任及招攬人才的成本。

真正的幸福公司,能夠讓勞方及資方都受益,如果你還在一間對福利不甚滿意的公司,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老闆看看吧!

arrow
arrow

    Ellin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