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ra-kurfess-745439-unsplash.jpg

在社群軟體上,常常會看到朋友的動態,分享著禮拜五公司的下午茶時間、每週一中午公司會帶部門的人一起運動、這個月業績達標主管請喝珍奶......,有時動態下方還會打上#幸福企業的標籤,這也往往吸引了很多朋友在下面回覆:好羨慕唷、有這樣的老闆真好。事實上,我們真的在幸福企業嗎,還是是被老闆施行的小惠給騙了呢?

根據人事顧問公司藝珂(Adecco)所發布的調查,比較台灣、中國和香港三個地方的2018大中華區薪資指南,雖然在調薪比例、調薪幅度等方面,台灣都位居最後,但台灣員工對自己企業「提供獎勵(benefit)的滿意程度」,竟然是最高的。

確實,在公司提供福利的統計中,台灣在健康檢查、生日禮金、聚餐、員工旅遊等福利,都表現得比中國和香港優秀,然而台商給的薪水和中國企業或是外商相比,卻是低得可憐,但台灣員工卻大部分都認為,雖然薪水沒有外商高、也不一定那麼有制度和規律,但更有人情味,遇到上道的老闆,有時還有意外的小確幸、小福利,能在這種幸福企業工作就很棒了。

換個方向想,比起那麼多福利,多給自己一點薪水,員工自己出去玩不是更好嗎?

但這和台灣勞工的主流觀念不太相同,台灣人更在乎生活中的小確幸,而台灣人也很會說服自己現在的生活多幸福,各種加班、值班、對客戶低聲下氣,老闆對外可以洋洋得意的炫耀,員工也深深以此為榮,且並不會去爭取裡應該得到的工作條件和薪水,有時老闆請個小點心,就覺得自己好幸福。

大家都在抱怨台灣老闆給不出高薪,但只要給一點小福利,員工又乖乖的閉上嘴巴,這也從剛剛那份報告上體現出來。在員工離職的原因中,台灣人只有四成是因為薪資報酬的原因而離職,跟中國的73%和香港的63%相去甚遠,且台灣人離職的其他具體因素(比如缺少晉升機會、缺乏領導管理等)在兩岸三地中都是最低的,只用"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機會"這個空泛的理由來解釋,但什麼是更好的工作機會呢?是冬天的熱湯?還是週五下午茶時間?

為了小確幸而忽略自己真正價值,把應得的報酬和珍奶雞排妥協,還高喊自己在幸福企業的人們,便是台灣社會低薪的幫兇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低薪 小確幸 幸福企業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lin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